所在位置: 首页> 技术文章> 技术文章>
容器组件

一起重至公共汽车燃烧事故的视察

日期:2023-08-24 08:47
浏览次数:2792
摘要:

一起重至公共汽车燃烧事故的视察

孙一飞1,孙 2,刘雄伟1,潘 1

(1.黑龙江省消防总队,黑龙江 哈尔滨1500902.哈尔滨市消防支队,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摘要:通过时一起重至公共汽车的燃烧事故实地勘验和视察剖析,用痕迹比较要领、比照剖析要领,用玻璃痕迹、金属痕迹、燃烧痕迹等认定燃烧事故的原因。

 要害词:汽车火灾;现场勘验;痕迹剖析

 中图分类号:X9287,TU99818  文献标记码:B

 文章编号:1009—0029201110—097703

  

    200911281440分,黑龙江省肇源县一辆由肇源镇开往三元窝棚屯偏向的客车,行驶至肇源县宁静乡敏字村敏字屯三岔路口途中突然爆发燃烧,造成10人死亡、1人受重伤、客车烧毁。

1  客车基本情况

    燃烧的客车是山东省莱阳舒驰客车厂生产,车辆审定载客19人,200991 7日出厂。车主为肇源县宁静乡敏字村三元窝棚屯刘某,为私人营运车辆?统凳乔爸梅⒍,发动机盖材质为玻璃钢.一个车门。

2  燃烧客车原始现场勘验情况

21情况勘验

    (1)燃烧的客车位于肇源县肇源镇至宁静乡敏字村

三元窝棚电路段11 km、向北转弯的敏字村敏字屯中心

三岔路口处,车头朝正北向西偏转300,车头正前方是通往三元窝棚屯的水泥路,车左侧向西是一条通向林肇公路的水泥路.路宽7 m。车尾部向东南偏向是一条通向大广高速公路的水泥路,路宽7 m。

    (2)客车车头左前侧(西北偏向)距敏字屯刘某家住

宅衡宇288 m、车头右前侧(东北偏向)距彭某家住宅衡宇362 m、车尾正南偏向距徐某家275m;客车长595m、宽224 m、高273 m,见图1所示:

 尊龙凯时(首页)人生就是搏!

 

3车头左侧上方有一条南北走向10KV架空电力线路,车头右上方有一条工具走向的通信线路。

2.2起火客车外部勘验

    (1)车头一侧全部偏激,车漆脱落,铁皮呈玄色。前大灯、雾灯全部烧毁,车辆牌照颜色呈玄色.牌照号码可见 ?统登安糠绲膊Aд哑扑,车前部地面有散落的玻璃碎片,驾驶员一侧地面有块状玻璃碎片面。副驾驶一侧地面有粒状玻璃碎片。与之对应的车头内部驾驶员事情台下踏板处有散落块状玻璃碎片.副驾驶位置事情台下踏板处散落着粒状玻璃碎片,玻璃贴近踏板地面一侧有烟熏痕迹。

(2)客车左前轮(直径O75 m)上方至后风挡玻璃下

沿处上部偏激痕迹明显,从车门向车尾偏向有一长25

m、宽0.53m的长方形车漆脱落痕迹,车厢下方外貌无偏激痕迹,车漆完好,坚持原车漆色?拷低芬徊嗉菔辉背得挪Aе芪У某灯峋植客崖,门玻璃破碎(车门尺寸  1。55 m、宽097 m)。门下部无偏激痕迹,车漆完好。 左侧面玻璃全部破碎,少部疏散落左侧地面上。车辆左 前轮轮胎塌瘪,上部轻微烧损,下部完好,轮毂无烟熏痕迹。车辆左后轮轮胎完好,气压富足.无烟熏痕迹,

    (3)客车右侧旅客门为向右侧开启的折叠门,车门呈开启状态,门框边沿无破拆、撬压痕迹,旅客门向北钣金部位全部偏激.车漆脱落,以车内地板为界上半部钣金呈灰白色,下半部钣金北侧靠近车头部呈黑灰色,靠近旅客门部位呈玄色。旅客门至后风挡玻璃边沿有一处29m×O49 m车漆脱落痕迹,此痕迹下方车漆完好.坚持原车漆色。车辆右侧面玻璃全部炸裂破碎,少部疏散落于右侧地面上。车辆右前轮轮胎塌瘪,其上部严重烧损、破裂,内胎裸露,其下部完好.轮毂上部有烟熏痕迹。车辆右后轮轮胎完好.气压富足,无烟熏痕迹。右侧车窗立式金属窗框边沿上部呈熔化状态,下部烟熏较重。

    (4)客车后风挡玻璃破碎,散落在车后地面上,风挡下方车漆完好,坚持原车漆颜色:右侧尾灯完好,外边沿有烟熏痕迹,左侧尾灯完好,无烟熏痕迹。

23  燃烧客车车厢内部勘验

    (1)车厢内顶棚全部烧毁,前半部呈灰白色。后半部呈灰玄色.内壁装饰上部全部烧毁,下部炭化严重,接近底板处炭化轻,车内座椅全部烧坏,座椅金属骨架裸露,见图2所示。
尊龙凯时(首页)人生就是搏!

 

  (2)前部事情台全部烧毁。偏向盘金属骨架裸露变

形,事情台面中间部位有一台暖风机,暖风机金属外壳偏激变形。偏向盘下方驾驶员脚踏板部位有一铁制水循环热板.热板完好,其连接发动机水循环系统的橡胶管烧毁。发动机机舱盖全部烧毁,可见发动机机体,水箱上部被烧.有熔化的金属流淌物,靠近发动机的过道处有一1.O m×O8 m的竹质车厢地板被烧毁,呈方形.其金属地板骨架裸露。车厢内过道左前方(发动机体左侧)驾驶座位烧毁,座椅金属骨架裸露.其右立面金属管偏激变色,呈红褐色。座椅向左侧偏激痕迹逐渐减轻,烟熏痕迹逐渐加重。

  (3)车厢内过道右侧旅客门前方排列的2个单人座椅

烧毁,座椅金属骨架裸露,金属骨架偏激变色,呈红褐色,左立面座位梁和靠背梁弯曲变形。旅客门开启气缸外貌呈红褐色,开启汽缸密封胶圈烧毁?拷笈抛翁艿奈慈寄景迳嫌幸淮θ送尾孔“W”形状皮革残骸,皮革下面和木板中间夹有“W”形状未燃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铁架下方的立式暖风机与过道平行牢固在车厢地板上,暖风机长O7 m、高O35 m、厚O05 m。紧靠车厢内*后部位后5人座横排座椅大部分金属骨架外露,靠近过道的中间座椅后靠背上残留“O”形状未燃尽的聚氨脂泡沫塑料,此排座椅与左侧第4排双人座椅后侧边沿的2个座位(靠近车厢左侧面)的坐垫部位划分残留2块人臀部坐过的“W”形状的未燃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靠背上残留2块“O”形状未燃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后驶座椅后方的4排双人座椅烧毁,座椅金属骨架裸露,第4排双人座椅靠背有未燃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颜色呈炎黄色。

  (4)过道地板上有衣物烧损碎片和车内装饰物烧后

残留物以及车窗玻璃碎片?拷每兔糯Ψ鍪(护栏)地面平置一具被烧毁的灭火器,型号不详,夹在护栏与铁架左侧立柱中间。

 2.4 起火客车底部勘验

  将客车移位后,在发动机机体下厅发明未燃尽的棉

被、棉质布类和橡胶管残骸。距起火客车车头右侧2.8

 m的路基下发明未燃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和棉布残留物,距该残留物北侧1.5m处发明汽车玻璃碎片,有少量烟熏痕迹。

3专项勘验情况

31  对客车发动机专项勘验

    (1)通过视察发明,发动机与发动机护板之间留有空隙。发动机的烟熏痕迹右侧外貌重于左侧。

    (2)发动机右侧有起动机、涡轮增压器、空压机总成,外部外貌有偏激痕迹,供气管通过管道向储气筒供气,空压机上的供气管螺旋接口边沿有玄色烟熏痕迹。

    (3)发动机左侧共轨泵、喷油嘴、发电机和机油滤清器的外貌有烟熏痕迹,发动机左侧上方为转向助力泵,前端上部烧毁。

    (4)发动机上方为气门室罩盖,金属罩盖完好,其顶部前侧机油加油孔盖被烧毁。

4燃烧客车起火原因的认定

41起火部位为该车前部发电机舱内

    (1)经勘验,该车的燃烧痕迹前重后轻、左轻右重,泛起出过去向后燃烧蔓延的燃烧痕迹特征。

    (2)从该趁魅正面看,风挡玻璃破损左轻右重,说明火的初期是从右侧开始,

    (3)从该车轮胎前右侧被烧*重,也说明火是先从右侧开始着起。

    (4)驾驶员在发明刹车失灵时,通过客车右侧后视镜看见该车外面右侧中部属方冒烟,说明客车是在行驶中爆发火灾。

42起火点位于发动机舱右侧与车厢隔板的空间内

    此处填塞了用于保温的棉褥子、聚氨酯泡沫塑料、纸壳等可燃物,其中,聚氨酯泡沫塑料紧挨发动机机体。

43起火原因

    认定起火原因为:柴油客车发动机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棉被等可燃、易燃保温质料。经测试.与火灾车辆相同型号客车行驶20 min后,涡轮增压器外貌温度达2710C、排气管外貌温度达2120C。

44灾害成因

    (1)车主改装旅客座椅增加了聚氨酯泡沫塑料数量。

    (2)乘务员刘某与驾驶员王某用大宗的易燃、可燃保温质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棉被、棉布门帘、纸壳)填塞发动机周围机舱孔洞。

    (3)随车灭火器未发挥效能。

    (4)旅客门开闭用气管为塑料管,经过起火点.起火初期即被烧断,导致旅客门不可开启.旅客逃生受阻。

5火灾中袒露的主要问题和处理结果

    (1)司乘人员违规向发动机周围填充可燃质料是造

成该起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聚氨酯塑料燃烧后爆发的毒气,致使人员中毒,失去逃生能力。

(2)门路、交通等部分作为主管部分,对营运车辆的

监管力度不敷,致使有些车主对车辆擅自改装、不配备必 要的逃生设备。该起事故中,车主私自改装旅客座椅.并增加聚氨酯泡沫塑料.致使车厢内爆发燃烧后,毒气量增加。并且,在车内没有配备须要的应急逃生锤,在车门无 法正常翻开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旅客没有步伐进行逃生。

   (3)旅客缺乏须要的**逃生知识。从死亡人员的

位置看,死者全部在车厢的后面。火灾爆发时,没有从开启的驾驶员门逃生。

   (4)客车车主、驾驶员、乘务员.已于20091129 日被肇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0091229日,被肇源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批准拘捕。

6.体会

    (1)现场勘验要认真彻底。首先要进行定位勘查,在客车移走之前要对地面进行勘验,*后进行专项勘验,在发动机机体下方位置发明未燃尽的棉被残骸一块、棉布残骸若干。在距客车车头右侧的路基下提取未燃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和少量棉布的残留物。

    (2)对相同型号客车在行驶状态下的涡轮增压器温

度、发动机温度、气泵温度、变速箱温度、排气管温度、水温等进行了测试,并先后2次到肇州县对爆发燃烧的相同品牌的客车进行实地勘验和比照,发明了客车为了保温填塞棉被的重要线索。

参考文献:

[1] 金河龙.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书社,2005.

[2]  邸曼,张明.汽车火灾中电气故障痕迹物证的剖析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1)11 6—119

[3]  陈克,刘振刚,刘松华,等.汽车车身燃烧残留痕迹特征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1)101—103

[4]  张告捷,刘振刚,陈克.浅谈车辆火灾的现场掩护[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12)112S1131

  作者简介:孙一飞(195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

黑龙江省消防总队火灾视察**工程师,主要从事火灾事故视察事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

366号,150090。

  收稿日期:2011 06—06

 

 

 

转载——中文焦点期刊·中国科技焦点期刊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管  中国消防协会  主办

 

 

 

  

sitemap网站地图